管理者与“大多数”和谐共舞的范示(书评)

发布时间: 2007-12-03 作者:    点击量:
                      管理者与“大多数”和谐共舞的范示(书评)
                                     ??我读张俊杰作品《活力蓝狮》一书的几点感受

                                                                           茅于轼
《活力蓝狮》作者张俊杰与茅于轼合影

    当我读完《活力蓝狮》这本书,首先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本文化价值非常高的作品。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蓝狮在线成功的密码,这就是从“大多数”入手,这是难能可贵的。就目前解码中国企业的作品中,有的人从外部看企业成功,有些人是从理论角度看企业成功,而《活力蓝狮》的作者是位作家,他从体验的深度去看企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从被人们忽略的“大多数”去研究企业成功的必然性。一般来说,从外部看企业容易雾中看花,从理论角度看企业,如果不能从实践出发,会造成理论与实践打折扣,唯有从体验看企业,最真实。这种揭示一个企业成功基因的“贵真不贵造”的写作方式,我认为值得提倡。就本书的文化价值我谈以下几点:

    第一点:新案例传播价值。《活力蓝狮》这部书,是以故事的手法写案例,很新颖活泼。本书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其实这种写企业创业、管理、营销等的故事,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这种形式比起那种枯燥的案例来具有放大感染力的传播优势,它抓住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核。这种方式被《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誉为“土”得掉“渣”,把土里的“渣”去掉,就是精华所在。因此刘先生又称其:“伟大源于朴拙”。他从“朴拙”中看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怎样与“大多数”一起以“朴拙”的“土”中的大智慧,诚信创业,走向成功。从这本书看似有些“土”的表面下,人们发现了一个以“厚道”哲学、“和灵”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智慧“集束群”大多数与管理者共舞的和谐创业图卷。作者以精湛的“白描”手法,传神地写出了一种新案例形式。

    第二点:本土化管理价值:近年来,“管理”两个字,大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了。管理、管理,管理什么?我认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就是管人。许多人误解了管理的真正涵义,认为管理就是用一套死版的法则去生搬硬套地运作,就象管理一架机器那样。我认为这是走进了管理的误区。在这个世界上,人和物有质的区别,无论科技怎样发达,都改变不了人是世界的主人这一概念。如果要用人来管理好人,那就是动态的。有的人一时是落后的但经过学习和实践,就会进步。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中讲到的“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一哲学思想被称作“天人之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中国的本土上运用中国文化去管理,又适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这也是中国企业成功的特色之路。而《活力蓝狮》这部书,从“大多数”的管理实践出发,阐明了在中国本土化成功创业的实践经验。这种成功经验的取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正是从创业实践中产生的。正象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其实蓝狮的创业奇迹,是蓝狮人用激情和热血写就的”。蓝狮这个企业已成为中国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的成功管理模式,不用去别处寻找,读一读《活力蓝狮》的小故事,真可谓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

    第三点:文献价值:从世界企业发展史的角度看,能够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并且成为一家百年老店,这样的企业都具有丰厚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就象一只无形的手,它托起了一个百年不衰的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企业经历了大浪淘沙的过程,凡是能成长壮大起来的企业无不是深得企业文化丰富之力。《活力蓝狮》这部书,对于蓝狮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图书文献资料,而且这种精神财富不仅恩惠蓝狮企业,对社会发展进步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蓝狮人的创业智慧一旦成为文献,就变为了社会财富。《活力蓝狮》这部书能一版再版也说明了蓝狮企业的领导蒋锡培先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型优秀企业家。他从创业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蓝狮百年不衰的活力之源,正是这些“大多数”无限的智慧之所在。